铁皮卡咖啡,是中国自1951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,在保山发展种植以来的主要栽培品种,而且只种植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,曾在国际上获过金奖。世界上的顶级咖啡(牙卖加)蓝山咖啡由于产量低(年产量约900吨),且由于其种植业是由日本人扶持发展起来的,90%左右的产量被销往日本市场,所剩的10%(约90吨左右)一部份被当作牙卖加的国粹由政府作为礼品及本国人消费,一部份流入了欧美等发达国家。实际上在中国,除有人从日本带回来自饮的成品外,是不可能有蓝山咖啡的。一直以来在中国市场上及咖啡吧销售的所谓“蓝山咖啡”,实际上都是假货,有良知点的商家才会用保山产的老品种咖啡铁皮卡冒充。铁皮卡咖啡曾是中国云南咖啡种植区(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只有保山有规模化种植)的主栽品种,但由于其主要以下原因逐步被淘汰:
一、易感锈病,发病时若发现和控制不及时,10天以内全部树叶都会掉完,导致产量锐减甚至颗粒无收;
二、大小年过于明显,大年时产量较高,小年时产量极低,不稳产,种植者收入没有保障;
三、由于品种本身的特性,加上主要种植在10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,咖啡豆的颗粒总体比较小,大多数在16目以下;
四、一直以来,尽管其杯品质量一流,但生豆销售价格与其它品种没有差别,都是按颗粒大小来论价,导致优质不优价,没有体现应有价值。
五、随着科技的进步,农业科研人员培育或引进了抗锈病、稳产的新品种,由此开始在全国咖啡种植区推广种植。所以,上世纪80年代以后栽培的咖啡和发展起来的种植区,就再也没有种过这过既不抗锈病、不稳产,价格又没有优势的“老品种”铁皮卡了。保山原有种植的也被大量新品种替代,铁皮卡在种植区被称为“老品种”。
近年来,随着国内咖啡消费量的提高,铁皮卡的产量较少,不少外国人都前来寻求,导致它的身价有所提高,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。现在,除了云南保山市以外,其它所有咖啡种植区都是上世纪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,所以绝对不可能会有铁皮卡种植。除了保山市外,有人说他哪里产铁皮卡,哪绝对是骗人的。即便是真有种植,由于农产品的固有特点决定了不同产地种植的具有较大的口味、口感差异(咖啡也必将具有明显的杯品差异),虽然品种相同,但已绝不会是保山铁皮卡的杯品特点了。网上有人把1公斤的价格报到50元以下还自称是AA豆报给你,哪也绝对是骗人的。因为这个价格,在铁皮卡的产地保山都拿不到。